9月26日,在陕西省中华职教社、陕西省职教学会指导下,由延安职业技术学院主办的“延安时期职业教育学术研讨会”在延安圆满落幕。来自陕西省中华职教社、陕西省社会科学院、延安大学、陕西师范大学、陕西省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研究会、延安革命纪念馆、西安职业技术学院、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、研究机构的30余位党史研究专家、学者与一线职教工作者,围绕延安时期职业教育的办学实践、历史经验与时代价值展开深度研讨,共同解码红色职教的精神密码,为当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探寻历史智慧。

研讨会由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冯奇海主持。专家学者分别就延安时期的职业教育创设的背景、指导思想、办学宗旨、学校类别、教育教学、历史经验、当代启示以及在红色资源库应用、史料实物搜集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交流,达成了基本共识:一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,确保教育与生产实践紧密衔接;二是政府、工厂、学校、社会协同联动的育人体系,形成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的办学格局;三是思政教育与技能培养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,实现“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”的根本目标。
延安时期的职业教育是延安十三年革命辉煌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马列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的成功范本。它以其鲜明的革命性、实践性与人民性,书写了中国教育史上独具特色的篇章。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特殊历史背景下,职业教育作为连接革命理想与生产实践的重要纽带,创造了一套“在战争中诞生、为生存而存在、与人民共呼吸”的独特教育范式,形成了“政治教育+技能训练+生产实践”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。
延安时期的职业教育是新中国成立后职业教育的示范点、试验田和排头兵,它不仅为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,同时也为社会主义建设储备了大量的干部人才和技术骨干。研究其战时需求导向的办学实践、阶级立场与大众需求的深度融合、技术传授与精神塑造的有机统一、独特范式的时代价值,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新时期人才培养的现实价值,有助于为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历史镜鉴。

与会代表表示,将按照会议提出的目标推进该项目持续深入的研究。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将以此为契机,践行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,努力将延安职院建设成为延安时期职业教育的研究中心、展示中心、培训中心和现代职业教育高层次人才中心,奋力谱写新时代弘扬延安精神的新篇章!(审核丨惠立彦,撰稿丨杨延存,摄影、编辑丨刘盼龙,来源:延安时期职业教育课题组)